平平妈的烦恼:我的儿子小学一年级。大伙可能想像不出,这么小的孩子怕考试怕到什么程度,期末考试前一天,他怕到晚上尿了床。其实孩子成绩还是挺好的,这次数学考了98分,父母会上,老师对我说,你儿子完全可以考出100分。我拿出考卷看了看,老师说得没错,那道错题是由于粗心了。但想到孩子的心理重压已经非常大了,回家我没批评他,和他说:儿子你非常棒!这次粗心了,下次再细心点。哪了解儿子垂头丧气地顶了我一句:我一点也不棒!然后就把自己锁起来了。
想办法
允许他犯小错
父母王春晖:这孩子非常要强,也非常脆弱,的确不可以再给他重压了。可能平平妈还没意识到,“这次粗心了,下次再细心点”,这句温和的话在这个时候对脆弱的孩子来讲也是一种重压。而“下次再……”对他来讲又是来自母亲的重压了。
应该允许他犯小错。我过去看过一篇海外的文章,讲的是一个儿子10道题里只做对2道,换作大家,或许早忍不住骂过去了,而他的父亲却对孩子说“儿子,这两题你能答对挺了不起了”;儿子考试考了78分,这位父亲用镜框把卷纸裱了起来挂在墙上,说“父亲当年考试刚够及格,你比父亲出色”,他用这种方法把儿子培养得品学兼优。这位父亲是大家的榜样,他可以在“不完美”的状况下看到孩子的亮点。
心灵舒展是第一位的
干亚莉老师:目前愈加多的父母和老师用上了“你真棒”三个字,这是个可喜的现象,但,这三个字不可以机械地用,目前的孩子非常聪明,他一个人会有剖析能力,泛泛地表彰是不会有实质成效的。所以,“你真棒”要加上语境,和孩子一块剖析指明他的可取之处;要发自真心地一定他,违心的表彰在孩子眼里是一种虚伪的表现,反而事与愿违。
有什么父母不期望我们的孩子成绩出色?但要有一个原则:成绩和孩子比,孩子永远是第一位的。女儿一次考试没考好,她哭着对我说:“母亲,我都没脸回家了”。我对她说:“母亲开心的是女儿回来了,不是成绩回来了。”对太好强的孩子,不要过分关注成绩,要关注他们的心灵,心灵舒展了,就会有自我“净化”和应付所有挫折的能力了。